共享时间
咖啡店(86分钟)
“标签”,她听着对面的打量,心里暗自升起一股不屑。坐在对面的人仍然侃侃而谈,滔滔不绝。哪怕是发自内心的赞美,也被她在抵达自己的记忆前暗暗丢弃了。此刻,她确信,这只是按照惯性生活的又一天而已。
她看着眼前的朋友,渴望他也会在某时某刻突然跳出现有的生活,但她只是微笑着点头,把自己的态度藏在所有发表的意见后面。喋喋不休下是无法打断的沉默。
她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标签,但从没有一个,是她觉得落到了自己心里的。“标签而已,没有人真的了解我。”或许她自己也包含在内。
长久以来,奔波的生活和一时上头的向往让她辗转在各种短期的契约中。好像只有别人许诺了过一段时间,生活会在另一个地方展开,她眼下的未来才会有一丝真正的波澜。而往往,在临履行这些契约义务或即将完毕的前一刻,她又亲手将其撕毁了。比起里面的内容和条款本身,撕毁一份契约的可能性或过程或许给她带来了更多快乐。正如滑雪,寒冬里刻苦的攀登其实是为了铺垫最后下坠的几十秒,以人类社会与文明里默许的下坠方式。
比起短句和语言本身,仿佛字里行间的句点更让她着迷。长久的喧哗,是为了挥霍其中短暂沉默的权利。有时比起期待听到对面的答复,她更需要通过和其他人说话来听到自己的声音。
出租屋(186天)
两个月前,她和男友分手了,但关于其中发生的事,两人各执一词。两个渐行渐远的人在共享记忆的所有权及划分上,突然暧昧不清。
哪怕他们共享了一些过去,回顾自己这份额的参与时,看向他的轨迹与动作,仍然是未知。这份未知中并未夹杂多少的不确定,相反,充满着确信。即使掌握了所有言行和习惯,在她的知识体系里,他仍然是一片确信的未知。哪怕他们并行着走了同样的一段路。
她时不时抬头看,每次他走在前面时,都不太回头,哪怕是即将拐弯时。这般对自己的信任和安全感让她有些懊恼,即使自己可以走快些加入他,也会故意拖远一段距离。看到他的背影,比他的正面更能让她明晰自己在其心里的位置。还未出发,她就已经丧失了叛逆和出走的权利。
电梯里、沙发上、餐桌前,坐在她对面的,是一种坦然的麻木和不可侵犯的未知。恐惧,暗处发芽后蓬勃生长的恐惧,并不是因为时间或条件有限,而是源于热情的贫瘠和不理解。
一个不愿意开口谈论自己痛苦的人,不断被好奇的另一人邀请和允诺,当他终于适应了这种距离并尝试打开自己时,随之而来的惯性和改变却让他们都措手不及。
火车(3.5小时)
回家的火车上,她看到远处即将浇筑的水泥架,一座座林立和生长中的高柱。她用手指在窗子上描画着一座尚未铺展开的高桥。眼前的巨物吸收着养分,尚未获得倒下的权利。此刻,她感觉有些东西在心中轰然坍塌了。
一直以来,她都规避了被指摘或评判的风险,巧妙地引用并吸收着附近方便的人格,不曾想有一日自己也会感到被抄袭或模仿的恐惧。她不断开发着自己的不同切面,每过一段时间便割舍掉一些本性。终于,将自己打磨成钻石般的形状,在他人的注视和认可中耀眼。
只有她自己知道,自己多么接近一颗球,挣扎着不在斜坡上滚走。
人也可以像钢筋水泥一样被扭曲和建造吗?真的能像空心的物体一般,拥抱并接纳别的存在吗?无条件地相信并接受改变?
【未完待续】